秋日养生:“多事之秋”要六补
多事之秋 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 愁 字就是人们 心 上的 秋 嘛!秋天草木凋零,人们触景生情,因而伤感。最常见的症状有:睡眠增加和白天困倦,焦躁,疲劳,性欲减退,注意力集中困难,思维困难,食欲增加引起体重增加,特别是甜食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此时调养一下身体很有必要。根据中医 虚则补之 的原则,入秋 六补 对恢复体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积极作用。
食补 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以调理脾胃功能。此时,奶制品、豆类、新鲜蔬菜以及水果均宜多吃。另外,药食兼优的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原因是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除了上述这些食物外,莲藕也应该多吃,它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滚圆,口感甜脆,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其中,生食藕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可谓能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补血养血。藕,堪称是男女老幼早秋皆宜食用的保健食品。
水补 众所周知,水补可以润肺。秋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一般要比夏天快得多,因此在秋季,人体同样容易失水。专家指出,秋季之中,每人每天至少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秋季水补方法多多,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直接将水 摄 入呼吸道。具体做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时间为5分钟,每日三五次即可。秋季水补,还要多吃梨、莲心等,因为它们既能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又有抵御呼吸道疾病的特殊功能。总之,饮水要合理、少量多次。如果体育活动量比较大,那么这时更应多饮水。
药补 药物进补宜以西洋参、*参、太子参、白术、北沙参、生地、麦冬等为主。早秋服用上述药物,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另外,药补也可以采用*芪收汗回表的作用来阻止肌体因气候炎热而造成的大量出汗,此举对恢复元气、强壮肌体具有良好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早秋气候仍然较炎热,脾胃运动依然较虚弱,因此,像鹿角胶、阿胶等养阴之品,此时仍不宜服用。
睡眠补 睡眠是人们恢复体力,保证健康,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秋季气候凉爽,人们睡眠的气象条件大为改善,但如果不适当加以注意,睡眠质量将会大受影响。所以,秋季睡眠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睡时忌吹风。秋季到来,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易于受风邪的侵袭,所以人在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让风直吹;二是睡觉闭口是保养元气的最好方法。如果张大嘴巴呼吸,吸入的冷空气和灰尘会伤及肺脏,胃也会因之而着凉。
运动补 早秋气候较热,常有胸腹胀闷、肢体酸重、少气懒言等症状并发。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四肢懒动、纳呆不食,这是早秋湿热内生的症状。同样的道理,四肢的运动可使脾气畅通,对祛除肌体的湿热具有积极的作用,故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项目, 不失为夏秋之交进补的一种好办法。
精神补 秋季,人们的情绪通常不太稳定,心情烦躁,这一时期的养生保健就要注意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秋季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必然会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秋季是万物开始萧条的季节,人们处在草枯叶落、花叶凋零的环境中,其情感往往容易悲伤,如果再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另外, 秋季也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极易高发的季节,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从而保持心情舒畅。
版权保护:本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食品中国未经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备案号: 京ICP备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