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disease/a_6173182.html1﹒绪论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
5.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对温病的病因学是个很大的发展。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在治疗上如“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与此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又如“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
2.辨证论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辩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2.精气、阴阳五行
一、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
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即所谓“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归纳药物性能: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三、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及其引申含义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3)五行的相生和相克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子”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
(4)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相乘: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
相侮: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说明五脏的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方面;其中母病及子的病情交浅,《难经经释》:“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子病犯母时病情较重,《难经经释》:“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比甚”;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方面;其中相乘时的病情较重,“所不胜,克我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相侮时的病情较浅,“所胜,我可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3)用于诊断和治疗
用于诊断:色脉相合:为顺证;即青弦赤红,*缓白浮,黑沉乃平;色脉不合:为逆证,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用于治疗: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扶弱;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木扶土、培土治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3.藏象
一、概述
1.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一是古代解剖知识;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
3.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五脏与形体诸窍连接成一个整体;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
4.五脏的生理特点:生化和储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
奇恒之腑的特点:藏阴精而不泻,异于腑。
二、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2)主神志:即心主神明,心藏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心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2)在液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4)在窍为舌: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二)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其次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
(2)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将津液化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清气;二是将清气和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4)朝百脉,主治节: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与皮毛。”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二是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肺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忧:忧和悲同属肺志;
(2)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3)在体和皮,其华在毛:
(4)在窍为鼻:“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三)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运化水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运化水液: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的发生均与此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升清:
一是将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而是维持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3)主统血: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2、脾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思:思虽为脾志,但与心主神明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
(2)在液为涎:唾液中较清晰的称作涎。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治痿独取阳明。”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四)肝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表现在四个方面;
调畅气机:有肝失疏泄和肝气生发太过两端病理变化。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协调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分泌和排泄胆汁。
调畅情志:是调畅气机所派生出来的。
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理冲任二脉来实现。
(2)主藏血:包括两方面;
贮藏血液:制约肝阳升发太过;防止出血。
调节血量:特别是外周血量。
(3)肝藏*:“随神而往来者,谓之*。”“肝者,罢极之本,*之居也。”
2、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怒:“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
(2)在液为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者,将*之官,谋略出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4)在窍为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五)肾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生之来,谓之精。”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
“天癸”即是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2)主水:指肾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肺的宣布、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至全身。
《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3)主纳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2、肾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恐:恐为自知,惊为不自知。
(2)在液为唾: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称作唾,唾为肾精所化。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脑为“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指肾中精气主骨生髓的具体体现。“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
(4)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命门:《灵枢·根结》:“命门者,目也。”《难经》提出“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有元代滑寿及明代虞和张景岳的两肾据称命门说、明代赵献可等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明代孙一奎的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命门之火”即肾阳,“命门之水”即肾阴。
三、六腑
1.七冲门:《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主疏泄控制和调节。
胆汁直接有助于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3.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太仓,胃为水谷之海;胃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方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将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吸收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肠主液”。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5.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亦与肺的肃降有关,还与肾的气化有关,故有“肾主二便”之说。
6.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功能。膀胱的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7.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为“孤府”。
(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三焦气化。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3)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上焦如雾”、“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中焦:“中焦如沤”、“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下焦:“下焦如渎”、“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四、奇恒之府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王清任把忆、视、听、嗅、言等功能节归于脑。
中医学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2.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女子月经的来潮和胎儿的孕育主要有三方面的生理因素:
(1)“天癸”的作用:天癸的至与竭是月经来潮与否的前提条件。
(2)冲任二脉的作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3)心肝脾三脏的作用: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2)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3)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故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两方面。
(4)心与肾:主要是水火阴阳之间的关系。“心肾相交”、“心肾不交”;肾的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证,称为“水气凌心。”
(5)肺与脾: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上病及中”“培土生金”
(6)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7)肺与肾: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滋生的。
(8)肝与脾:首先是肝的疏泄和脾的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机运行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9)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化生,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有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排精方面;此外,肝肾阴阳之间也有关系。
(10)脾与肾:“脾阳根于肾阳”,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2.六腑之间的关系: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
“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
3.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1)心与小肠:心火下移小肠,小肠有热上炎于心。
(2)肺与大肠:肺的肃降与大肠的传导相互影响。“气虚便秘”
(3)脾与胃:概括为“脾为胃行其津液”。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4)肝与胆:胆汁的排泄与肝主疏泄有关;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5)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4.气血津液
一、气
1.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2.气的生成:来源于并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3.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2)温煦作用:“气主煦之”、“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3)防御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1)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2)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平衡失调,即叫“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5.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其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宗气以清气和谷气为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冠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常常营血并称。营气主要来自水谷精气之中的精华部分有营养和化生血液两方面作用。
(4)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主要有水谷精气之中的慓疾滑利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3.血的功能:
(1)营养和滋润作用:“血主濡之”。
(2)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4.血的运行:
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血液循行的动力通过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而体现出来。固摄由脾统血和肝藏血的功能调节。此外,血液充盈,寒温适度,脉道通利,心气充沛均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使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和液的不同:“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其液。”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来源于水谷,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
3.津液的功能: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概括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和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5.经络
1.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2.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2)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3.十二经脉:
(1)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2)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与其相为表里的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与其同名的足三阳经交会;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与其相为表里的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走向腹、胸,与手三阴经交会。
故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3)分布规律:在四肢部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
(4)表里关系:按脏腑表里关系配属。
(5)流注次序:手少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
(6)循行部位:《灵枢·经脉》记载
4.奇经八脉
(1)含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2)生理作用:一是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三是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
(3)督脉、冲脉、任脉均起于胞中,称“一源三歧”;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阴跷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
5.经别
(1)循行特点:离、入、出、合。
(2)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位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体表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的联系。
6.别络
(1)含义: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共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
(2)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体表联系,同时加强人提前、后、侧面络脉的统一联系。
7.经筋: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8.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9.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机能平衡。
10.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2)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归经理论和“引经报使”理论。
6.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
1.病因分类的发展
(1)《内经》首次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
(2)《金匮要略》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
(3)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学说”。
2.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辩证求因
3.六淫治病的特点:
(1)多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2)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致病。
(3)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
4.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5.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6.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实。
(4)易扰心神。
7.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8.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9.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耗气伤津。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致肿疡。
(5)火易扰动心神。
10.疠气:“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11.七情内伤
(1)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2)七情致病的特点:
一是直接伤及内脏;二是影响脏腑气机;三是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
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临床见二便失禁。
惊则气乱: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12.饮食
(1)饥饱失常:“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
《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
13.劳逸损伤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过逸:“久卧伤气”
14.外伤
15.痰饮
(1)基本概念: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无形之痰”
(2)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关系密切。
(3)病证特点: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
饮有“痰饮、眩饮、溢饮、支饮”
16.瘀血
(1)基本概念: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形成: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致血行不畅;二是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血离经脉。
(3)病证特点:疼痛、肿块、出血。
17.结石
二、发病原理
1.邪正与发病: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2.内外环境与发病:
(1)外环境与发病
(2)内环境与发病
7.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的概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虚实错杂:因虚致实、由实转虚。
(3)虚实真假:“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包括正胜邪退及邪盛正衰。
此外,若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则是疾病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胜:
(1)阳偏胜:阳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
(2)阴偏胜:阴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
2.阴阳偏衰:
(1)阳偏衰:阳虚,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
(2)阴偏衰:阴虚,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阴虚则阳盛”、“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包括阴损及阳及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即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即真热假寒证。
5.阴阳亡失:
(1)亡阳:“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亡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
三、气血失常
1.气的失常:
(1)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状态。
(2)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引起的病理变化。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常称为中气下陷。
气闭:是出入异常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厥证。
气脱:是出入异常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脱证。
2.血的失常:
(1)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血瘀: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3)血热: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的特征。
3.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包括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
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是指津液有数量上的亏少,包括伤津和脱液两种病理变化。伤津时并不一定兼有脱液,在脱液时则必兼有伤津。
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3.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包括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
五、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1)肝阳化风: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扑,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为闭脱之证;
(2)热极生风: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
(3)阴虚风动:筋挛肉瞤、手足蠕动;
(4)血虚生风: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
(5)血燥生风: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屑。
2.寒从中生(内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内寒与外寒的区别与联系
3.湿浊内生(内湿):脾虚生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4.津伤化燥(内燥):
“燥胜则干。”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内燥病变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5.火热内生(内火、内热):
(1)阳气过盛化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从阳而化热化火;二是病理性代谢产物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化火”;
(4)阴虚火旺:此属虚火与阴虚内热有区别。
六、经络病机
1.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灵枢·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精气虚实时说:“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2.经络的气血逆乱:如《灵枢·经脉》在论述足太阴之别的功能逆乱时说:“厥气上逆则霍乱。”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成因。
4.经络的气血衰竭: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有特点。
《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瞏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清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噫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七、脏腑病机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1)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有虚实之分,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为实;由于劳心过度心阴暗耗者多为虚。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有三:一是躁扰心神;二是血热而脉流薄疾;三是心火上炎与下移。
(2)心的阳气偏衰:包括心气虚和心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发展而成。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有:一是心神不足;一是血脉寒滞;一是心阳虚衰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
(3)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所致。
(4)心血亏损:即心血虚,多由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
(5)心血瘀阻:即心脉闭阻。阳气不足,血脉寒滞;痰浊凝聚,血脉瘀阻不畅;劳倦感寒;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肺气不宣:肺气失于宣发;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火内阻,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所致。
(2)肺失清肃:肺气失于肃降;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所致。
(3)肺气虚损:肺的功能减退;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
(4)肺阴亏损: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内热;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或久咳耗伤肺阴所致。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脾气虚损: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
(2)脾阳虚衰:多有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3)水湿中阻: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停聚于内。
(4)脾阴不足:指脾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少而形成。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肝气郁结: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而成。
(2)肝火上炎:多有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暴怒伤肝,肝气暴涨;五志化火,引动肝火等而成。
(3)肝血亏虚:失血过多,久病耗损,脾胃虚弱,生化无源所致。
(4)肝阳上亢:肝阴不足,阴不制阳;精神情志失调,耗伤肝阴。
(5)肝风内动:邪热炽盛;肝阳化风。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肾精亏虚:老年精亏;先天不足;久病耗损;后天失养。
(2)肾气不固:幼年精气未充;老年精气衰竭;早婚、性生活不节、久病肾虚。
(3)肾阴亏虚: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致肾阴耗伤;或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
(4)肾阳不足:心脾阳虚,日久及肾,房劳过度,耗损肾阳。
6.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胆的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或中焦湿热阻遏肝胆气机等所致。
(2)胃的功能失调:
①胃气虚:饮食失节,损伤胃气;禀赋素虚;久病元气不复。
②胃阴虚:热病后期,邪热久留,消烁阴液。
③胃寒:过食生冷;过用寒凉之剂;素体中寒。
④胃热(胃火):嗜酒、过食辛辣之品;气血痰湿食郁积化热化火。
(3)小肠的功能失调: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小便淋浊、刺痛等病理表现,称作小肠火。
(4)大肠的功能失调: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所致。
(5)膀胱的功能失调: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或肾阳不足而见尿频、尿灼、尿急、尿痛、血尿等或肾气不固而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6)三焦功能失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等脏腑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二是概括了肺、脾、肾等脏腑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异常。
7.奇恒之府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脑的功能失调: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视听嗅味觉异常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异常等。
(2)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骨质软弱等病变。
(3)脉的功能失调:津液枯涸、痰浊内阻、寒凝瘀阻均可引起脉道不利。
(4)女子胞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方面。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血不和;二是心肝脾肾功能障碍;三是冲任气血不足。
8.防治原则
一、预防
1.未病先防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调摄精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和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2)防治病邪的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和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则
1.概念: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2.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本和标是相对的概念,有多重含义,可以用来说明病变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主次关系。
(1)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①正治:又称逆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逆,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正治法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病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②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从,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治标与治本:
①急则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
②缓则之气本: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有重要意义。
③标本兼治:标病本病并重时用。
3.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关系:
扶正即是扶住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多用补虚之法;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多用泻实之法。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先祛邪后扶正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或兼扶正反会助邪之证。
先扶正后祛邪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者,因兼以攻邪反更伤正。
4.调整阴阳
(1)损其偏盛:治热以寒(热着寒之);治寒以热(寒者热之)。
(2)补其偏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5.调整脏腑功能:根据各脏腑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道理,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6.调理气血关系
调理气血关系的原则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气虚致血虚或气血两虚者,治以气血双补,以补气为主;气虚血瘀,治以补气行血;气滞血瘀,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气虚不能摄血,治以补气摄血;血脱者,急以补气固脱。
7.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选择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原则。“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选择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的不同特点,选择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