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麻醉学杂志》年第4期
患者,男性,68岁,身高cm,体重62kg,ASA分级Ⅱ级,因上纵膈巨大肿瘤,拟全身麻醉右侧单肺通气下行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入院查体:张口度4cm,头后仰90°,甲颏距离7cm,无松动牙齿及义齿,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大小、形态正常,左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差。术前行支气管镜检查显示:会厌及声门正常,气管隆突上5cm见隆起型肿物,表面光滑,长约5cm,气管受压严重,最狭窄部位2.6mm,最宽部位9.7mm。术前胸部CT检查显示:气管纵隔居中,段以上支气管通畅,两肺门不大,隆突上5cm气管及食管间隙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约4.5cm不均匀,邻近结构受压改变;与气管、食管关系密切,气管受压严重,最窄处约2.6mm。
术前常规禁食水。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面罩吸氧5min,SpO%。静脉注射咪达唑仑3mg、舒芬太尼30μg、顺式阿曲库铵12mg、依托咪酯15mg麻醉诱导。将ID7.0#单腔钢丝气管导管套于纤维支气管镜(FOB)镜身上段,由助手托起下颌,从口腔正中插入FOB并沿口腔中轴线轻柔推进,寻找会厌和声门,镜身插入声门,将气管导管沿FOB送入气管内,在FOB引导下越过受纵膈肿瘤压迫的气管部位,将其放置于距气管隆突3cm处,套囊充气,退出FOB。将9F支气管封堵器(BB)沿气管导管内置入,距门齿30cm处套囊充气,正压通气,听诊左侧无呼吸音,右侧呼吸音正常,说明进入左侧支气管,套囊放气,将BB退出,有阻力时说明已退至气管,此时距门齿25cm,顺时针旋转°,再次推进,听诊呼吸音,确认BB仍在左侧支气管,放弃盲插,退出BB。改用FOB引导BB行气管导管外封堵:可视喉镜辅助下暴露声门,将BB弯曲端朝正前方经气管导管外插入气管,FOB置入气管导管内引导BB缓慢轻柔通过气管狭窄部位,旋转BB将弯曲端朝向右置入右侧支气管内,并在FOB引导下调整位置,使BB套囊近端距右侧支气管开口约0.5cm,此时BB前端距门齿29cm,向套囊充气4ml封堵右侧支气管,通过听诊呼吸音确认BB在右侧支气管,封堵成功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整个过程约15min,间断正压通气,未见低氧血症(SpO%)发生。改为左侧前倾卧位,再次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隔离效果满意。左侧单肺通气过程中,右侧肺萎陷,手术野清晰。单肺通气结束后,将BB套囊放气进行双肺通气。手术顺利,术毕拔除BB,带气管导管送ICU。
讨论
纵隔巨大肿瘤常对呼吸道、大血管和心脏产生压迫,且压迫程度与体位有关。本例患者纵膈肿瘤位于气管隆突上5cm,考虑给予镇静药和肌松药后肿瘤对气道的压迫不会进一步增加,且正压通气对气道有一定扩充作用,气道评估为非困难气道,面罩吸氧5minSpO2达%,面罩加压通气无困难,故选用快诱导麻醉下气管插管术。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需要单肺通气,患侧肺部萎陷,从而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目前单肺通气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因其管径粗,插管难度大,对气管粘膜损伤大,甚至可能是支气管破裂[1,2,3]。适用于BB的单腔气管导管管径较细,对于气管狭窄或气道阻塞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本例患者由于气管受压,最狭窄处2.6mm,成人型号双腔支气管导管无法通过,故选择BB封堵右侧主支气管。目前多采用BB气管导管内封堵,而本例患者气管隆突上5cm处气管受压严重,最狭窄部位2.6mm,最宽部位9.7mm,故选择外径为9.5mm的ID7.0#气管导管,而ID7.0#内不能同时容纳FOB和BB,首先行盲探插入BB,但2次均插入左侧支气管,无法进行气管导管内封堵左侧单肺通气;因此选择FOB引导下BB气管导管外封堵,能清楚地通过气管最狭窄部位,将BB送入右侧支气管,完成左侧单肺通气。
经验体会:(1)由于BB的管腔狭窄,肺萎陷较慢,故手术开始时将BB套囊放气,气管导管脱离麻醉机,使肺快速萎陷后,再重新给套囊充气行机械通气,此方法能加速肺萎陷,缩短手术时间;(2)与普通气管导管比较,钢丝气管导管柔韧性更好,本例患者因巨大纵膈肿瘤对气管压迫严重,为了能顺利通过受压部位的气管,防止气道损伤,选用柔韧性较好的钢丝气管导管;(3)通常仰卧位进行BB封堵,而手术时采用左侧卧位,变换体位可能造成BB移位,故在变换体位时,使患者处于低头位,或者将BB置入比预定位置深0.5cm,待侧卧位后再撤回,均可避免BB移位。
综上所述,FOB引导BB气管导管外封堵是巨大纵膈肿瘤患者单肺通气的可行措施,术后无需更换气管导管,将BB拔除即可行机械通气。
参 考 文 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