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经络rdquo的本质是 [复制链接]

1#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图/文:医门小径

前言:之前谈过本质主义,本不应该用这个标题,但想想也无伤大雅。这篇小文主要是想先简单介绍一个*龙祥的研究结果。*龙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文献的梳理和考证,他的研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医史研究”、“各家学说”研究。他通过把不同时期论述相同内容的文献放置于一处,进行细致的概念辨析,挖掘出不同时期理论里含义的流变,从而进一步推理出理论是如何进行演变的。有人形容读*龙祥的书就像读推理小说一样。他的很多推论都带有很强的启发性,今天先简单介绍一下“联系之脉”的观点。本文内容主要源自《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

01

*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灵枢·忧恚无言》

这篇是讲灵枢中讲针刺治疗失音的。我们都知道足少阴之脉“其直者……循喉咙,挟舌本”,而这里提到了足少阴之脉不仅“上系于舌”,还增加了后续的循行,即“络于横骨,终于会厌”。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两泻其血脉”究竟指的是哪个部位。《素问·刺疟论》中提到:“刺舌下两脉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故而有许多注家多认为泻的就是任脉上的廉泉穴。把这个结论放回原文中似乎不太可通,原文讲的是“血脉”,要求“两泻”,廉泉只是任脉上的一个穴位,而且也没有明显血脉或者络脉可放血。故而丹波元简提出,这里的廉泉指的应当是属于肾脉的另外的廉泉穴,而非任脉上的廉泉穴。就有医家认为舌下两脉或许指的就是舌下的可见的两条络脉,很符合原文的描述。在后世的医籍如《针灸大成》中:“左金津、右玉液,二穴。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三棱针出血。”,提出金津、玉液两个穴位,可以放血。据此可认为这里讲的舌下两脉即为舌下的两条络脉,而当时的廉泉或可相当于后世的金津、玉液两穴[1]。

借此我们知道了,当时的廉泉即舌下络脉,且为了此穴位增加了足少阴肾经的络属。我们继续看,会厌不仅可与肾经相接洽,还可以与任脉相连接,故而又以刺天突来治疗。这个不一样的循行在后世文献中也见不到。

*龙祥认为这些后世文献中丢失的经络循行正好能够反应早期经络理论的状态。会厌与发声相关,当时的医家发现针刺肾脉的廉泉和任脉的天突可以治疗失声的疾病时,就会很自然的想象出一条脉使会厌与两条经络相联系,从而解释这一临床疗效。经络理论并非我们想象的非常复杂,由某个人突然创造而出,反而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形成的(这里省略了血脉理论影响,以后再谈)。

02

再看*龙祥的另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更好的体现出理论的流变性,形成了今天定型的十二经脉后,原始的“联系之脉”慢慢的被人遗忘。

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举痛论》

这里的“背俞之脉”*龙祥认为并非是足太阳膀胱经,而是用来解释运用心俞穴治疗心痛的这么一条经验的。背俞穴本来并不归于足太阳膀胱经,到了后世因为定了十二条正经,才把背俞穴也归入膀胱经上。既然已经有了十二正经,那么其他的“联系之脉”就会因为没有名字而不断的亡失或者变为穴位的主治功用。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杨上善在注解此条时,给出了一个十分奇怪的注解:“背输之脉足太阳脉也,太阳心输之络注于心中”。因为心俞与心相连已经不属于十二正经了,所以这里就用次于“脉”一级的“络”来描述心俞于心之间的联系,但《内经》中是用脉的。

03

*龙祥就是通过这样珠海拾遗的文献爬梳、比较来考察古人的观念,从而对理论的流变进行阐发。他认为古人在提出经络理论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内观反视或者突然悟道之类的过程,反而能够观察到经络理论是慢慢形成和定型的。他通过与脉经、足臂十一脉灸经、扁鹊仓公列传等文献的对比爬梳,去试图还原出古典针灸理论形成的过程。通过把理论还原至初始状态的方式,把各种或是误解,或是后人参入的观念从理论中剥离开去,从而接触到古人总结出理论的最原始的经验。

最后用一段*龙祥自己的话结尾吧:联系之脉的主要或者说唯一功能便是将两个远隔关联部位联系起来,它们不需要运行气血,也不拘于常数固道,在“经数之脉”确立之前,它们的数目可以随时增加,路线可以随时改变,其性质就是一条指示关联部位及相互关系的示意线。

参考文献

[1]金栋.“舌下两脉者,廉泉也”辨疑[J].中国针灸,(4):52.

医门小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